第160章 造火器(2/5)

在各地设立保甲制。不过组织上却没有王斗这么严密。大明里甲制己经破坏不堪使用,王斗希望这保甲制可以有效地对基层实行治理。

说破了,保甲制与军户制也差不多,保长基本上就是百户的职务,这些民户虽然都加入了军户,只是王斗手上没有告身,不能授于这些保长,甲长们相应的军职()。他也不便私下任命这些人为小旗。总旗。百户,正好大明在各地实行保甲制,就拿来用了。最好以后还是对这些人实行军户的军职编制,这样更简单。更统一。

随后王斗又去看舜乡堡新设立的几个工厂,特别是木器厂,这是王斗现阶段重点关注的。

从年初起。舜乡堡初步建立起镝械厂,火药厂,被服厂,铁厂。木器厂等作坊。这些工厂都是建于舜乡堡的郊外,位于舜乡堡西北,西南几个方向。

原来这些作坊都是位于堡内。现在全部搬迁到堡外,厂房新设。颇显零乱。很多作坊只是略略一个雏形,一些工匠们在整理忙活着。依初步戈分。那火药厂,煤厂,铁厂。被服厂,都是归于统械厂的门下。由李茂森主理管辖。伐木场与石料厂则归于木器厂的门下,由老匠吴世宦的大儿子吴良亨主理。至于砖窑,石灰窑等作坊,现在还没有影子。

论起工作热情,这些工匠们与以前比可说是天差地远,不过林道符向王斗诉苦,说各厂新设,人手不足,劳力缺乏,各位匠工分工不易等。这些问题,很难解决。

特别是工匠,舜乡堡颇为不足。舜乡堡原有工匠一百八十多人。有打制军器的,也有打制民器的。另有组装武器盔甲,分制定装纸筒弹药的普通工人一百多人。

在辉耀堡寇家沟铁厂,有技师矿工三百多人,还有一些粗壮妇人在运煤运铁。最后便是舜乡堡李大集硝官李之芬,每日指挥那五十多个男女挑尿挑粪,灌溉那块集硝之地,然后将这些硝石制成火药。

各厂新设后,在分工上,李之芬不用说。带着自己五十多个男女工人进入火药厂。还有分制定装纸筒弹药的普通工人也分了五十人进入火药厂。

还有那铁厂,十几个技师与三百辉耀堡矿工成了铁厂的工人,各样的冶铸设备己经搬到舜乡堡来。由于用火药开矿,加上林道符己经派人修整舜乡堡到辉耀堡的那条道路()。以后只需用牛车运送铁矿,一辆牛车可以运送几百斤铁矿石,应该十几辆牛骡车就可以满足舜乡堡铁厂每月冶炼需求。

本来这三百矿工可以满足铁厂的需求,在修路上,也是用这些矿工们作主力,不料相广等地开设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请记住【明末边军一小兵】最新更新章节〖第160章 造火器〗地址https://wap.bqg22.org/17/17729/166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