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2章 期望(2/3)

位更胜。

张邯在仕途的顺风顺水,王匡是早有所料的。毕竟这位,可是在历史上成为新朝大司徒的人。

好友董宣与之相比,就显得有些运气不佳了。

前段时间来信,董宣听说被调到了扬州,担任山阴郡的大尉,据说上任半年来,根本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时间,每日都率领手下步卒,于海岸剿匪。相连的会稽郡和山阴郡,近两年因身处沿海,外加海贸的发展,致使海盗滋生,匪患严重。

暮春四月,张邯于轮台宣读了对兴武王王匡,西域都护,戍己校尉等将士和官吏的封赏,并参加夜宴后,第二日即被王匡邀请到了他在轮台置办的庭院中,先是互诉衷肠,而后留之参加晚上私人小宴。

数年没见,张邯和王匡的关系并未显示出冷淡,相反,二人一直都是书信往来的。

所以,在得到王匡的邀请后,张邯退去其他的一切宴请,第一时间就答应了下来。

次日一大早,张邯就拿着礼物上门。

两人共同食用着早饭,王匡和张邯聊了聊常安近一年多时间发生的事,得知皇帝在对官制进行改革后,又对军制改革后,心道皇帝父亲果然是个她停不下来的主。好在正是更名和权利的重新分配,并不会对大新军制产生根本性的影响。

相反,令王匡有些欣慰的是,皇帝在今次进行军制改革的同时,还接受了他前些年的建议,设立了独立的军事监察机构—监军府,归于绣衣使府管理,也就意味着监军府是对皇帝直接负责的,且听命于中央。

这样下来,能极大的震慑军中宵小,减少军队内部的**。

吃完早饭,两人于这片不算太大院落里散步。

当张邯驻足,神秘兮兮的递来皇帝亲笔信,王匡于一旁拆开看过后陷入了沉思。

“父皇还是不愿意让戍己军出马,看来对我的期望很大啊!”

张邯没有主动问起皇帝信中写了什么,当然,这也不是他能问的,但从王匡的语气中,他已经猜到了什么。

他笑着宽慰道:“据张邯所知,陛下对大王的期望一向很大。”

张邯之话语,可谓是一语双关。

王匡笑笑,看了和自己一样高大威猛的张邯一样,挑明道:“莫非连下大夫也听信了常安的流言?言之陛下易储?”

张邯看了看左右:“可不是吗?前次扬公,带着病逝的甄公的信件,还有诸多文士的请愿书入宫面见陛下,言太子无德无才,国之储君当慎重考虑,多次言明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请记住【大新主】最新更新章节〖第472章 期望〗地址https://wap.bqg22.org/168/168063/472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