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7章 选择的重要性(2/3)

县,不过是一个跳板,帮助几位好友历练的跳板。

“那董县尉等人走后,又会是何人就任?我觉得现在的兴武,在董县尉几人的治理下,发展的挺好的,到时可别被弄砸了。”王笑笑眯眼问道。

王笑笑早就让家人把商肆搬到了兴武县,且打算落地生根,目前的各项政策都是各方面喜闻乐见的,也是互相妥协的结果。若是换了一人,难免会出现一些变化。

不过,如今形成的利益链条,如作坊,酒肆等,各种人马凝聚的力量是巨大,即便以后新到任的主官有些改变,恐怕也不会是那么容易的。

何况,兴武之地,可是王匡悉心经营的,也绝不会允许别人打破这里的平衡。

说到县寺中的普通官吏任免一事,王匡想到了数日前听到的传闻:“你等可能不知,明年春将举行‘大春试’,届时,如兴武等地的官吏,或由大春试进行选拔!”

大春试正是科举的改良版,无论贫寒富贵,皆可参加。自元始四年冬举行过小范围的“科举”后,每年都会进行。

但下一年的大春试与前几次有明显的区别,此番选拔的官吏,将不再局限于边郡,如长安三辅,南阳郡等重郡皆会有任免。尤其去年秋的叛乱到现在,各地所空缺的官吏众多。

大春试的深意在于,王莽对于朝中某些阻挡他实行新政的权贵的又一次重拳出击,也是对大汉立国后所确立的察举制的挑战。人才之选拔,将不再局限于各地的推荐,且更注重个人之能力。

毫无疑问,此番政策变成常规之举后,如几年前的发难一样,将会再次激起世家门阀的反弹,同时也会笼络一批寒门子弟,他们将成为王莽政策的坚定拥护者。

有利有弊,这一跨越时代的革新,总的来说,是利大于弊。

此外,在王匡看来,按照历史中父亲王莽之施政,他或许已经计划开始实行土地国有制改革,以及禁奴令等各项会激起利益阶层反对,乃至于妄图推翻其之统治的行为。所谓“虱多不痒,债多不愁”,多一项又如何?

若真的能迈出“亡国”这一难关,那带来的进步将是巨大,受惠者,将是底层的万万普通平民百姓。

而他王匡,早在元始三年开始,已开始布局,来应对即将可能到来的“难关”,以应对千百年唯有之变局。

何况作为一名后世受过先进教育的人,他与父亲在某些想法上有同样的出发点,那他将是其之继任者,来到这个世界,又恰好在这个节点,势必会革新到底。
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请记住【大新主】最新更新章节〖第247章 选择的重要性〗地址https://wap.bqg22.org/168/168063/247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