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生财之路(2/3)

的豆腐与后世相比缺点太多,尤其是味道和硬度很难得到保证,在“老黄马车行”外吃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口豆腐时,他就想到了改进方法,前世的王匡在几岁的时候和老家的奶奶学过做豆腐,还是最原始的手工制作方式。

早在百年前,淮南王刘安就创史性的制造出了豆腐这种影响几千年的美食。传言中,刘安是在炼丹的时候,意外发现豆乳可以凝固的特性,才将豆腐制作成功。

百年后,王匡借着前人的智慧决心来一次大的改变。

大豆在战国的时候就应该得到普遍种植,所以当崔良二人花了半贯钱就买来了足足一大袋的大豆,王匡丝毫不意外。

“我们普遍做豆腐的过程可以分为浸豆,磨豆,滤浆,点豆腐,过水这五个部分。但这样做出来的豆腐,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,并不结实,味道还有些发瑟,混杂着大豆的原始味道,很难吃。”

“其实,这里面缺的就是煮豆浆这一个步骤。”

王匡并没有太在意崔良的小动作,他将这个心中的秘方完整的传给了徐徐这个人,或许用不了多久,全天下都会知道这个配方。

但要想保持这种优势,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制度的先进与推陈出新,王匡很有信息他在这个时代的领先优势,豆腐脑有人学了,可以做豆腐干,还有豆腐乳……

徐徐学的很认真,在她这一路的印象里,王匡不像是无的放矢的人,他说能挣钱,一定的能挣钱。

这种说不出口的信服感不光笼罩在徐徐的意识里,同样笼罩在王家小院的每一个人身上。

“小郎,还要多久。”看着锅里慢慢气泡的豆浆,不论是徐徐崔良,亦或是陈氏兄妹都果断的伸长了脖子。

“等开快要溢开的时候,就是点豆腐的时候。陈林我让你捎的石蜜买了没?”

石蜜是后世的片糖,因为在凝固的情况下发白有点像石头,入口后的甜味像蜂蜜,顾名思义就叫石蜜。

石蜜的发源地在,经过工艺改良后,再次通过张骞的丝绸之路才渐渐传入了中原,价格方面比之前下降了许多,但依然是富贵人家才能够享用。只是普通的石蜜,也就是常说的蔗糖,在很早之前,周文王的时候就传入到了华夏南方。

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,石蜜都十分的粗糙,里面的杂志含量不少。

“买了!”陈林小心的从口袋了取出了一小包,看王匡的眼神分明是在看一个败家子。

就这么一小包的石蜜,如果买成粮食的话,足够他们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请记住【大新主】最新更新章节〖第16章 生财之路〗地址https://wap.bqg22.org/168/168063/16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