癸字卷 第七百三十八节 大朝议,登场(1)(3/4)

词,和辽东汉人无异。

这样大的功劳,无论用什么酬谢都不为过。

可冯紫英实在是太年轻了,二十几岁的年龄,怎么看都觉得碍眼。

哪怕他年长十岁,大家觉得都可以接受,三十几岁的阁臣,绝才惊艳,也就说得过去了,至少大家心理上平衡了,但二十几岁,怎么想?

可还在酝酿阶段,或者说齐永泰煞费苦心地说服大家之时,一场变乱就这么来了,差点儿就要得逞。

真要让万统帝和李三才联手得逞,就算是在堂上很多人都还能继续留在朝堂中,但是逐渐被边缘化的是不可避免的,而且更重要的是万统帝必定会加强他的权力固化。

这一点更会危及到士林文臣们的切身利益,这也是最不能容忍的。

也幸亏有冯紫英的未雨绸缪,才又一次挽狂澜于既倒,把朝局从悬崖边缘重新拉了回来。

这等情况下,似乎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。

碍眼就碍眼,看久了也就习惯了,看看人家现在的表现谦和有礼,热情而不失亲近,多看几眼,似乎也觉得挺好了。

还是柴恪和冯紫英最熟悉,看着冯紫英略显拘束地模样,摆了摆手:“好了紫英,在其位谋其政,你既然是大学士了,负责的也是你最熟悉拿手的兵部这一块工作,稚绳也和你是老熟人了,可谓相得益彰,现在建州女真的问题解决了,辽东稳固,可现在辽东还有辽东、东江两镇将近二十万人马,大家伙儿刚才都在议论,有无必要再保留如此规模的军队,户部的压力是不是该减一减了?待会儿你说你这一块事儿的时候,大家可不会客气,都是要提出质疑和意见的。”

朝中七部也经历了一 调整,缪昌期出局,顾天?在这一轮表现中态度也是相当暧昧,让原本支持他的顾秉谦极为恼火,毫不客气地撸掉了顾天?的左都御史一职,都察院一号人物的位置也空了出来。

这里边涉及到需要平衡江南、北地、湖广士人的利益和格局。

阁臣中顾秉谦、黄汝良是江南士人,分居首辅和三号阁臣,看起来仍然是居于主导地位,但顾秉谦和黄汝良关系并不算好,也是一个问题。

官应震作为湖广士人领袖,担任二号次辅,可以说是湖广士人在本朝得到了最高礼遇了,加上柴恪出任了户部尚书,已经是仅次于吏部尚书的高位了,所以自然要在七部和都察院这些重臣中做出一些让步。

北地士人看起来受到了削弱,乔应甲名列四号阁臣,分管的也是居于后的刑部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请记住【数风流人物】最新更新章节〖癸字卷 第七百三十八节 大朝议,登场(1)〗地址https://wap.bqg22.org/161/161701/2841_3.html